西藏吉隆口岸:實現連通南亞、跨境合作、聯動發展
2018-07-31 09:58:28
Landbridge平臺
對于尼泊爾,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吉隆鎮熱索村的居民們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他們除了從事小規模的農牧業,還經常和尼泊爾方面開展小額民間貿易,當地的衣著服飾和飲食習慣也同尼泊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吉隆自古以來就是西藏主要的對外通道之一,而如今吉隆口岸,更是中尼兩國開展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樞紐。界河上不同時期建造的三座“熱索橋”,便是中尼兩國友好往來的最好見證。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 ”建設推動下,西藏自治區與尼泊爾在經貿、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入。吉隆口岸邊境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口岸經濟交流日益活躍,成為西藏與南亞國家貿易往來的“黃金通道”。2014年12月1日,之前曾停止貿易的吉隆口岸正式恢復通關。2017年4月13日,吉隆口岸正式擴大開放為國際性口岸。同年8月30日,吉隆口岸正式擴大對第三國人員開放,邊境貿易總額達到28億元。
吉隆口岸自擴大開放以來,積極引進外資企業,注重培育本土企業。截至2017年底,口岸已進駐商貿公司26家,報關公司7家,物流公司7家,基本滿足口岸正常服務和運行需求。同時組建了進出口貿易公司開展邊境小額貿易,解決了部分當地貧困群眾的就業創收問題。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吉隆口岸進出口貨物總量75332噸,同比增長32.8%。
商貿發展促進吉隆口岸經濟快速增長,同時也給當地旅游業帶來機遇。吉隆縣委常委、吉隆口岸管委會副主任劉健告訴記者,近年來游客數量也大幅增加。2016年,出入境游客數量近8萬,2017年就超過了14萬,今年預計可以突破20萬。除了普通游客之外,印度來西藏朝圣的香客也是絡繹不絕。
次旦是一位在吉隆鎮做生意的尼泊爾商人。在他經營的小店里可以看到各式各樣來自尼泊爾以及其他南亞國家的商品。得益于近年來游客的增加,他這個小店如今每年可以盈利20多萬。他說在吉隆鎮有許多跟他一樣開店的尼泊爾商人,中尼貿易的發展離不開吉隆口岸的助力。
劉健介紹說:“未來,吉隆口岸將按打造‘南亞局部經濟一體化’以及‘中尼跨境經濟合作區’的設想繼續發展下去,真正實現‘連通南亞、跨境合作、聯動發展’,把南亞地區和中國緊緊聯在一起。” 尼泊爾商人次旦在吉隆鎮的小商店。
(來源:國際在線)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