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第一關”:百年復興
2015-09-30 10:18:19
Landbridge平臺
沿著綏滿高速一路開車至滿洲里,滿眼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忽然畫風一轉,這是一座充滿異域風情的小城。
站在國境線上的滿洲里口岸前,國門前穿梭的國內客人遠多于俄羅斯游客。眼下,受盧布貶值影響,俄羅斯的購買力持續下降。但國內消費的拉動讓滿洲里依舊呈現出熙熙攘攘的景象,絲毫不見蕭條感。
在滿洲里五天密集的走訪中,讓我更有些吃驚的是,無論政府官員還是遠道而來的投資商人,無論是正式座談還是私下閑聊,他們對滿洲里未來的信心卻是那樣的堅定。在他們看來,滿洲里已是一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邊境城市。
“先有鐵路,后有滿洲里”
滿洲里地處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區。1902年,遠東鐵路從這里進入滿洲,滿洲里因此得名。1950年,毛澤東主席在出訪蘇聯途徑滿洲里時指出:“滿洲里是祖國邊疆的重要城市,是中蘇貿易的重要陸運口岸,對新中國的建設、鞏固邊防具有重要作用”。1992年國務院將滿洲里辟為沿邊開放城市,從此,滿洲里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邊貿自由市場。 在20多年后的今天,已成為一座擁有一定人口體量,建立起集邊貿、物流、旅游、礦產加工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具有鮮明邊境風格的美麗小城,同時也是國家戰略下重要的能源輸入通道。
成就滿洲里的,不僅是區位,更重要的是鐵路交通優勢。眾所周知,“先有鐵路,后有滿洲里”。1901年,自東清鐵路設下滿洲站時,滿洲里就注定成為中國陸路通往歐亞大陸的最重要節點。作為第一亞歐大陸橋中國的“橋頭堡”,這座鐵路拉來的城市,將自己的命運與中國在亞歐大陸的地緣戰略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時至今日,滿洲里已成為集鐵路、公路、航空三棲口岸于一身的綜合性國際交通樞紐,在中國與蒙古、俄羅斯經貿及能源往來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火車拉來了滿洲里。
滿洲里市西郊的新國際貨場集裝箱辦理站,一片空曠的土地上,一條由國境之外延伸進來的軌道由西向東而來,而中國的準軌鐵路則由東向西而去,兩條軌道在此并行相遇。7月是繁忙的季節,每天都會有運輸著木材、汽車零部件、化工原料的班列從俄羅斯進入這里。停靠穩當之后,巨大的吊臂開始運行,將集裝箱由寬軌列車搬運到準軌列車上。
由于中俄兩國鐵路分別采用的“準軌”和“寬軌”,軌距不同,所有進口貨物都需要在滿洲里口岸站進行換裝,因此,鐵路口岸換裝能力的大小決定了口岸疏運能力的強弱。在滿洲里做了30年換裝工人的韓師傅表示,每天換裝進出境的車皮近1000個。
作為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口岸,滿洲里成為絲綢之路的東線要沖;而中歐班列的開通和運行,正是滿洲里這個連接中國長三角、珠三角制造業基地與歐洲之間的亞歐第一大陸橋重要節點新價值的迸發。
登上一列蘇滿歐直抵華沙
2013年9月,首班“蘇滿歐”列車從蘇州鐵路西站開始了自己的“處女秀”。途徑滿洲里,并于14天后順利到達波蘭華沙市。
此后,班列逐漸加密,經由這條國際貿易通道,來自珠三角的高新技術產品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液晶顯示屏等貨物,在蘇州裝箱,經由南京海關下轄的蘇州海關報關后,以“班列”形式由鐵路運輸經中國最北口岸滿洲里,經過換裝后,駛經廣袤的俄羅斯大地,直抵歐洲腹地的波蘭華沙,橫跨亞歐大陸行程11200公里,打破了世界吉尼斯集裝箱鐵路運距最長記錄。
同時,歐洲國家的高檔汽車及其配件等高附加值工業產品,也借助這條大通道運抵中國。進出口雙向運輸的實現,既保證了“蘇滿歐”的市場運作,也為沿線城市轉型跨越帶來發展機會,為滿洲里打造口岸經濟升級版注入動力。
2013年,習總書記在9月、10月相繼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滿洲里海關監管通關處處長徐平表示,“蘇滿歐”班列就是在此基礎之上籌備而來。2014年全年開行了34列蘇滿歐出境班列,2015年蘇滿歐班列實現了常態化的運作,已經穩定在每周一列。
蘇滿歐班列的開行,直接帶動了滿洲里口岸中歐班列的形成。2014年滿洲里口岸各類過境班列達到460列,起點涵蓋了西南(渝滿俄)、華南(粵滿俄、湘滿歐、漢滿俄)、華東(蘇滿歐)、東北(營滿歐)等多條路線,基本上輻射了互聯全中國的便捷高效通道,目前均已逐步實現常態化開通與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鐵路或陸海聯運跨省運輸。各條班列,一路向北,從滿洲里口岸出境深入歐洲腹地。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中,滿洲里所輻射的區域使得其戰略價值進一步被放大;位于中國東北的滿洲里口岸,將與新疆的阿拉山口一起,構建起中國東西兩條通向歐洲的陸路通道。
輻射莫斯科的公路路網
自1998年投入使用以來,滿洲里國際公路口岸是我國兩處實行24小時雙向通關的公路口岸之一。盡管相較于占了進出口額度比例98%的鐵路運輸而言,公路物流這區區2%的份額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卻依然不可或缺。
滿洲里位于中俄蒙交界點,擁有陸地接壤的獨特優勢。去年9月運營的滿洲里國際公路物流中心,就是亞歐通道上的一個亮點,每天都會有70多噸的蘋果、西紅柿、土豆等果蔬從這里運往俄羅斯。我們采訪了該公司總經理李政,2000年開始從事從果蔬出口貿易的他,如今已是“淘金滿洲里”的勵志典范。他介紹說,汽運靈活機動,而水果、蔬菜講究保鮮,所以這類產品的出口基本靠汽運完成。像在山東壽光采購的西紅柿,從收貨到運輸,大概經過40個小時就到達滿洲里。再換裝上提前準備好的保溫車,經過3天左右的時間,貨物會到達俄羅斯伊爾庫的市場。
俄羅斯受氣候限制,對果蔬進口的依賴程度非常巨大,達到國內消耗總量的90%以上;而受到2014年8月俄羅斯下達的對歐洲食品進口禁令的影響,滿洲里的果蔬出口陡然倍增,更顯繁忙。滿洲市商務局局長廉興寶表示,滿洲里是全國最大的果蔬出口口岸,全國絕大部分省份的果蔬,都從滿洲里運往俄羅斯,可以直接輻射莫斯科。滿洲里雖然自身沒有農業和牧業,但對全國農牧業的拉動,起到了很大作用。
從物流到加工的產業轉型
每當采訪中提及“一帶一路”,受訪者多少會有些激動和對如此宏觀政策的迷茫。承載著國家戰略使命,有著國家、自治區、邊貿口岸眾多的優惠政策,守著公路、鐵路、航空三大樞紐,滿洲里未來的目標是什么?
一帶一路的本質就是服務于亞歐之間的商貿和物流通道。要把“絲綢之路”從線形的“商貿路”變成產業和人口集聚的“經濟帶”,滿洲里地區也不再滿足于做只是“酒肉穿腸過”的口岸。大量品類繁多的商品抵達滿洲里后,在換裝的過程中,不得不重新歸類和集納、加工和生產。滿洲里市政府正在主導這么一種轉型,應運而生的產業園區正是這一夙愿的實現。比如,從俄羅斯進口的鐵礦石,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就會進行一些粉碎的初步加工,在這些方面,滿洲里有著巨大的潛力。如今對進口原木的加工,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滿洲里現有木材加工企業100多家,對于國內眾多家具生產廠家來說,滿洲里是一個重要的貨源地。
現在,滿洲里市政府規劃了進出口加工區,根據進口產品,分類規劃加工園區。比如從俄羅斯進口油菜籽,運過來后將在口岸初步加工再進入內地市場。
“通過環境的打造,人氣的提升,基礎設施的改造,我們要把滿洲里打造成面向東北亞的區域性國際貿易基地、跨境旅游基地、進出口加工制造基地、能源開發轉化基地、國際物流中心、科技孵化合作平臺,加快培育‘草原絲綢之路’大通道,努力形成‘南接內陸、北連俄蒙、直達歐洲’的亞歐陸路新經濟走廊,爭取上升為國家戰略,讓滿洲里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透過滿洲里市委書記韓憲軍的一席話,我們看到了這座城市在新絲綢之路上編織的新愿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