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尼邊貿口岸樟木口岸
2014-07-21 14:08:11
Landbridge平臺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聶拉木口岸是西藏最大的國家一級陸路通商口岸。也許這個名字您不太熟悉。其實,這個口岸有個著名的“曾用名”就是“樟木口岸”。這里和尼泊爾隔河相望,由中尼友誼橋相連。
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這里的生活和很多地方有所不同。貨物進出口、邊民互市、旅游者進出境,每天都在熱鬧上演。在這里的生活是什么樣的?這個老牌陸路口岸又是和景象?今天的央廣記者進西藏記,我們到邊境小鎮樟木一起去感受一樣:
上午十點,中尼友誼橋一側,聶拉木口岸長長的游客隊伍開始移動,旅客等待由此過境,到尼泊爾旅游。穿著色彩鮮艷,但有些破舊民族服裝的尼泊爾婦女背著大包從橋的另一側帶貨物過來。
邊民則直接過橋。邊民背進的貨物就到了開尼泊爾商店老板的手中。樟木鎮迪斯崗村尼泊爾商店老板巴桑多吉說,各個尼泊爾商店賣得東西都差不多,優勢是便宜:
巴桑多吉:營業額有300多萬吧,利潤有20、30萬。我主要是賣手表,瑞士手表,再從尼泊爾那邊進貨。這邊的優勢也就是價格優勢,沒有別的優勢。我們一般都是和邊民合作。比方說我有貨,他們拿邊民去登記。一人免稅8000以內。所以,他們登記了以后我們貨主給他們錢。
在距離聶拉木口岸不遠的地方,有個外貿市場。老板是溫州人,俗稱溫州市場。市場老板朱云弟講,這里的優勢也是便宜:
朱云弟:電器、床上用品,服裝。我們貿易額大概是(一年)十個億左右。手機就從深圳進,電器就從廣州進。他們(尼泊爾商戶)就是要價格便宜,沒說質量怎么樣。一給他看中的話,你就給他越便宜越好。
獨特的地理位置也讓樟木鎮成為了很多游客的中轉站。且不說樟木鎮上,如今,就連距離樟木鎮近10公里山路的夏爾巴人聚集的立新村都有了家庭旅館、咖啡館和酒吧。這讓村民卓瑪變成了咖啡館服務員卓瑪:
卓瑪:我做咖啡和檸檬茶,就會做兩個。(工資)一個月1000元。富裕多了。我來的時候,房子都是木頭的,現在你看水泥蓋的挺好的。
據統計,今天上半年,聶拉木口岸進出口貨物7.0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3.04%;出入境旅客49462人,同比增長2.43%;邊民互市貿易總量2328.35噸,總值4384.6萬元。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