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國門口岸鐵路“戶籍員”忙碌一天
2012-06-01 10:30:51
Landbridge平臺
阿拉山口5月24日電(閆文陸 芮海濤) 人人都曾在火車站見過來往如梭的火車,裝載著千萬噸的物資穿梭東西南北,但很多人大概都不清楚,每一節火車車輛都是有“戶籍”的。這個“戶籍”,不僅僅包括車輛本身的車型、車號等固定信息,還包括運載貨物、安全狀態、開行位置等動態信息,需要隨時保持更新。于是鐵路一線便有了火車“戶籍員”----“外勤車號員”這個崗位。在中國的鐵路線上,每一輛車輛的動靜態信息,就是由他們來記錄、傳遞,最終鋪就一張大網,將車輛信息牢牢網在每一個節點上,并支撐鐵路貨物運輸的安全有序。
楊春田就是千千萬萬個火車“戶籍員”中的一個。
今年41歲的楊春田,并沒有特別的地方,微胖的身材,被風吹得東倒西歪的頭發,整天忙碌在車站的股道間。不同的是,他工作的地方在我國西北邊陲口岸站---阿拉山口火車站。這里是我國第二大鐵路口岸,有亞歐大陸橋橋頭堡之稱。由于涉及進出口物資運輸,這里的外勤車號員責任心更重。而楊春田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15年。
記者近日來到了阿拉山口站運轉車間,與楊春田一起親身體驗了“戶籍員”忙碌一天。
早9點,在車站點名室,楊春田和63名運轉車間職工一起參加當日班組點名會,準備一天的工作,交班會上重點通告了當日8至9級大風的情況,讓大家注意安全。
阿拉山口每年8級以上大風可達165天,平日里4、5級的風幾乎都不叫“風”,而楊春田也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天氣。
9點25分,記者隨楊春田一起乘坐直達作業現場的班車,抵達了作業場區線路道岔控制中心,楊春田下車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前一班交接作業區內的車輛信息、編組情況,和負責車輛檢修的列檢部門核對車輛狀態。
9點35分,交接工作仍在進行,對講機發出的通知告訴楊春田,風力加強,他需要到場區內按要求對列車進行“雙鞋防溜”,防止風力過大引起車輛溜動。
大風在兩列車形成的“風道”中顯得猶為強勁,風中夾雜的一些細砂噼噼啪啪地打在記者的臉上,根本睜不開眼,即便是身材稍胖的楊春田走得也比較吃力。
到了車輛停放的位置,楊春田將近10公斤的鞋狀鐵件放置于車輪與鋼軌之間,“鐵鞋”將車輛牢牢限制在指定區域,對于運輸企業而言,安全顯得猶為重要。
10時55分,27009次列車即將進站,進屋不久的楊春田接到通知再次出發。核對車號的過程中,每一次核對車號、票據,楊春田總要彎下腰去查看車底確認車輛制動狀態,面對記者的疑問,他幽默地說:“我們管這叫一看一鞠躬,也算是感謝這些車能讓我們捧上飯碗、拿上工資。”
車號員在一天的工作中需要不斷奔走、記錄、核對,II場股道長度基本在千米左右,一趟下來大約行進1700多米,加上有時需要背負的數公斤票據,行走的工作似乎不那么輕松,所以,一個夏天3雙鞋的消耗幾乎是種常態。
就這樣一趟車接著一趟車,時間被風刮著一樣走到了下午8點。由于大風天氣影響,同時站內存車數量較高,今天對于楊春田而言工作量并不算大,但從他臉上明顯的沙痕看來,這一天他過得并不輕松。
記者問到他的工作感受,楊春田抬頭看了看在風中獵獵作響的國旗,表情肅穆地告訴我們:“在這里,我們代表中國,既然選擇了就得干,既然干了就得干好。”
2011年,阿拉山口站實現過貨1516萬噸,其中出口運量達到559.4萬噸,位居全國鐵路口岸第一。正是許許多多像楊春田一樣的普通鐵路人駐扎在一個個或喧鬧或偏僻的車站,并以車站為結點,將一車車貨物送達四方。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