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港口擁堵,中歐班列“水漲船高”,跨境賣家應該如何選擇?
2022-07-08 09:43:34
Landbridge平臺
一八供應鏈了解到現今北歐港口的擁堵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為此不少跨境賣家為避免海運擁堵,以及當前海運費與鐵路運輸費用的考量,貨物出口歐洲的時候都選擇走中歐班列,這也就導致中歐班列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饃饃”。
現在歐洲港口的最新狀態就是部分歐盟國家為應對俄烏沖突后能源緊缺的問題,都在迫切的進口煤炭,以滿足能源需求,但這就導致了煤炭進口數量暴漲。對于使用煤炭會帶來污染這一點,不少環保人士舉行抗議活動。因為煤炭進口數量的暴漲以及抗議活動的持續,導致港口擁堵加劇。
德國IfW經濟研究所專家Vincent Stamer表示,全球2%的船運在北海停滯不前,這是“極其不同尋常”的情況。這里的北海不是指國內的廣西北海,而是指大西洋東北部的邊緣海。
根據Vincent Stamer的說法目前北海區域集裝箱運輸擁堵看不到盡頭,其他地區的港口堵塞也在加劇,但紅海(歐洲和亞洲之間最重要的貿易通道)的集裝箱船數量卻比正常情況下的預期減少了約20%。
要知道歐洲相當多的貨物都來自于亞洲進口,像是消費電子產品、家居、紡織品等這類的商品都是從亞洲進口。那集裝箱船只數量的減少,原因可能在于疫情下出口貨量減少,北海擁堵持續以及“一帶一路”下日益重要的中歐班列分走了一部分集裝箱貨物。
因為歐洲港口的擁堵還未得到解決,所以不少跨境選擇走中歐班列,根據市場上的反饋中歐班列在7月份的艙位十分的緊缺。但是,當前鐵路局的調令還是能按時下發的,國內開班列延誤的情況較少,偶爾會晚開1-2天。
那以一八供應鏈接觸的起運地為成都或者重慶的中歐班列的運輸情況來看,班列出現的延誤情況主要出現在阿拉山口出境的這段路程,會有一個3-5天的擁堵。當前最主要的擁堵來自于班列進入歐盟的這一路段,到站馬拉后需要卸柜集貨等待,從馬拉去杜伊斯堡的公共班列比較少,目前這一段路程所需時間大致要用到5-10天,那整體來說會有10-16天的延誤。
據悉,SOC/COC艙位的價格也相比6月份上漲了1500USD左右,因此一八供應鏈在此也建議賣家朋友及時調整備貨周期,綜合時效和價格選擇對應的發貨渠道。
(來源:一八供應鏈跨境物流)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