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容“廣東路徑”:從先行探索到全覆蓋,轉型建設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
2022-02-11 10:54:47
Landbridge平臺
日前,國務院批復同意在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下稱“跨境電商綜試區”)。廣東省韶關市、汕尾市、河源市、陽江市、清遠市、潮州市、揭陽市、云浮市8市入圍,至此廣東已實現跨境電商綜試區全覆蓋,總數位居全國第一。
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此次獲批的跨境電商綜試區將復制推廣前五批綜合試驗區成熟經驗做法,引導跨境電子商務健康持續創新發展,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我國共有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132個,跨境電商不斷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數字化發展。廣東跨境電商發展位于全國前列。2016年-2020年,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從227.96億元增長到1726.46億元,年均增速65.9%,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
在受訪專家看來,在我國推進高水平開放的進程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分批次不斷擴容,不僅成為我國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特定背景下穩定外貿增長的重要舉措,而且成為我國適應貿易結構升級,推進高水平開放進程的重要舉措。日前,廣東提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而此次跨境電商綜試區全覆蓋也將為廣東穩外貿促轉型提供重大機遇。
“前期先行探索,后期復制下沉”
在受訪專家看來,廣東全域作為跨境電商綜試區能夠將跨境電商優惠政策覆蓋到廣東省各個地方,激發各地方發展跨境電商的潛力。
廣東省生產制造優勢強,不同的市、區都有特色生產制造產業帶,擁有發展跨境電商的良好基礎。同時,廣東外貿基礎好,2021年廣東外貿進出口8.27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16.7%,一年貿易增量達1.18萬億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APEC跨境電商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認為,廣東最有條件把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大到全省,如果跨境電商政策能在廣東普及,等到跨境電商發展到一定程度,未來有可能在全國進行普及。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學院教授馮然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廣東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是讓珠三角經濟特別發達的地區,來帶動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廣東跨境電商綜試區獲批的遞進層次也遵循這樣的戰略制定。前期試點先行探索、總結經驗,后期試點更多是將前期已探索的成熟經驗加以應用,促進政策進一步下沉。
“早期設立跨境電商綜試區先讓廣州、深圳等城市試點,主要是讓每個關區去探索符合自己區域經濟及城市發展特點的模式,總結一些比較好的模式進一步推廣。”馮然說。
例如,廣州探索出進出口直郵、進出口報稅等模式,根據廣州前期試點就衍生出進口直郵、進口保稅和出口直郵和出口保稅四種模式。
“跨境電商綜試區的探索一方面提升通關效率,便利了跨境電商企業,另一方面優化稅收政策,規范跨境電商各環節稅收征收標準,為企業和個人減負,也保證稅收的合理收入。”馮然總結。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全國不同地區情況千差萬別,因此需要設立更多的綜合試驗區去試驗、推廣和復制。“此次新增的27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更加下沉,例如廣東此次新增8個綜試區均位于粵東西北地區,這意味著跨境電商政策將惠及更多地區和企業。”
白明認為,未來要以點帶面,帶動全國的跨境電商發展,一是要進一步下沉,二是要關注廣大的農村鄉鎮地區,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同時,要爭取跨境電商領域國際規則的話語權。
以梅州為例,作為無海、無邊的內陸城市,梅州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獲批建成,使梅州真正擁有了一個對外開放的新窗口,標志著梅州外貿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020年,《中國(梅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提出,要以跨境電商B2B出口為主攻方向,促進出口電商實現跨越式發展。
有了“跨境電商B2B”模式,梅州跨境電商企業在本地就可以享受簡化申報、批量出口、優先查驗等便利措施,企業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運送至境外企業或海外倉,并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完成交易的貿易形式。在新模式實施首周,梅州跨境電商B2B出口貨值就達1.3億元,日用品、玩具、五金配件等產品銷往多國。
當前,全國已有132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制度創新上基本形成了“兩平臺六體系”,具有了跨境電商制度的“四梁八柱”,實現了線上、線下平臺相結合。
“這次批復文件并未提及讓這批試點繼續‘創新探索’,主要是讓包括廣東8市在內的27個城市復制推廣之前的成熟經驗做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馮然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以“數字貿易”助推外貿高質量發展
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多措并舉穩定外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對廣東而言,此次跨境電商綜試區全覆蓋背后意義重大。這意味著廣東穩外貿工作方向將轉向高質量發展,即以數字貿易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貿易數字化的過程實際上在往某種形式的服務貿易轉變,例如亞馬遜、阿里巴巴等平臺提供貿易服務,轉變了傳統的貨物貿易方式。
日前,廣東發布的《廣東省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也重點提出,加快新興服務貿易發展,促進傳統服務貿易轉型升級。
在新興服務貿易領域,首要發展的就是“數字貿易”。《行動計劃》提出,2021—2025年廣東省服務貿易總額不低于45000億元,保持位列全國前三,優化服務貿易結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
在馮然看來,建設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要推進粵港澳貿易相關的各項標準對接,提高貿易效率,更好地實現傳統貿易數字化改造。
而跨境電商是廣東發展數字貿易的重要抓手。廣東的優勢在于市場基礎好,生產制造產業帶基礎好,出口能力、服務體系強,帶動廣東的跨境電商走在全國前列,也吸引跨境電商服務商,例如物流供應鏈企業、平臺企業聚集到廣東。
“企業看重的是廣東跨境電商的市場和增長的潛力,服務跨境電商的企業自然要把業務放到廣東。”王健表示,“從生產制造到跨境電商的貿易新業態到服務體系,它們之間是彼此促進的。”
在王健看來,強調服務貿易是未來的趨勢,中國外貿的轉型升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外貿服務的發展。隨著貿易業態走向服務化,近年來貿易更多是要建立服務體系,進行服務業態的創新。
而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使傳統貨物貿易中的貨物和服務的界限逐漸模糊,實物將更緊密地融入網絡,服務環節在貿易創新中更加重要。
馮然認為,未來服務貿易在跨境電商中的比重會逐漸增加,例如跨境網絡教育、旅游、在線醫療等會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從企業實際情況來看,國內很多生產制造企業用有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但難以開拓市場,缺少把產品賣到國外的體系化服務。例如,在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供應鏈體系、物流派送、金融支付、法律合規等問題都是貿易服務的問題。
王健認為,跨境電商本身依托于互聯網和服務體系,它能夠帶動全球進出口的外貿業態和模式創新,進而引發與跨境電商相關的服務行業的建立。
“跨境電商反映未來的貿易趨勢,也帶動相關服務產業的形成,可能改變全球貿易的形態和服務形態,例如支付體系、物流體系會因此而變化。”王健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