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制造和外貿企業如何實現跨境電商轉型
2016-10-09 14:35:14
Landbridge平臺
跨境電商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走到跨境電商2.0時代。信息和流量已經過量,不再拼折扣、賣吆喝,一定要在品牌和效率上做文章,要比拼品質、服務、供應鏈,因為消費者最終還是要跟著品牌走。
今年上半年之所以B2C模式跨境電商增長較為滯緩,與上半年一波三折的跨境稅改“四八新政”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新政一出,原先野蠻生長的“套利”時代被終結,跨境進口尤為明顯地向著健康規范化前進。拼折扣賣爆款的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跨境電商行業,各個巨頭都進場之后,競爭轉向品質、供應鏈和物流的比拼。
在物流服務競賽加劇后,小平臺會受到很大的壓力,生存空間也會收窄。這也在預示著中國跨境電商的主流將會是大平臺、大用戶、大訂單、大物流。
2016年上半年,在進出口結構上,跨境電商出口占比達80.4%,進口比例19.6%(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4個百分點);而在交易規模上,上半年B2B模式占比90.7%,B2B交易模式占據絕對優勢,且B2B跨境電商也符合政府對于外貿穩增長的需求。
那么傳統制造企業或外貿企業轉型,應該以哪種方式切入跨境電商?
盡管跨境B2C的靈活度更高,市場的反饋作用也更快,但對傳統企業來說,B2C的復雜程度也遠高于B2B,涉及的點太多。習慣了代工或者與大供應商配合的本地工廠,要從傳統模式直接走向跨境B2C幾乎不太可能,品牌服務和售后服務跟不上,只能先用B2B的方式將這些企業引導到線上。
跨境電商背后映射的是一種貿易產業,并且鏈條非常長,可以活的好的一定是在線下和線上能夠打通的,在產品及服務和渠道共同發揮。跨境電商一方面能幫助制造企業從終端用戶反饋和海量的互聯網信息中獲得改進產品的信息;另一方面,尤其對生產終端制成品的企業,還可以塑造自有品牌,拓展生存空間。所以電商平臺和傳統渠道不是一種博弈,而是互補。
有人認為,淘寶做得好就一定能做好跨境電商,其實淘寶“老司機”們很容易掉進選品這個“坑”。不同國家、不同平臺消費習慣相差太多,專業運營團隊也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對于剛入門的跨境電商企業,在選品上要有一定的專注度,不要一味追求多SKU(庫存量單位)。要在當地有影響力,應該是單線、單產品、單平臺一點點吃透,注重產品的深化,一味貪多反而是大忌。
雖然通過跨境電商,制造企業從過去的大規模生產模式轉變成個性化小批量的私人定制,去掉大量的中間環節,將產品直接賣到國外小商店甚至消費者的手中,這是一件看上去非常美好的事情。但也無法否認,跨境電商本身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大家都在不斷摸索。用中國電商市場的成熟經驗去復制跨境電商的同樣輝煌是不現實的。
傳統制造和外貿企業做跨境電商轉型,只有做互聯網巨頭做不了的事情并與之形成不同,做不燒錢的事情并實現盈利,做對用戶體驗和海外品牌都有價值的跨境服務才有未來。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