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互聯網+外貿”互聯互通推動跨進電商出口發展
2016-01-25 11:14:37
Landbridge平臺
“跨境電商可以發揮‘互聯網+外貿’的融合能力,帶動中小企業跨境發展,對重慶在跨境貿易結算量、就業及稅收等形成支撐。”23日,重慶市政協委員、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原中國銀行重慶分行行長羅小明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透露,重慶跨境電商進口業務業績不菲,但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則是短板,需要各項配套措施來彌補。
重慶作為全國首批5家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的交匯處,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連接歐亞。日前,“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成功落戶,再一次為重慶跨境電商發展打開一個窗口。
數據顯示,2015年1至10月,重慶累計實現跨境電商商品通關230萬單,貨值達5.4億元,全部為跨境電商商品進口。
1月4日,2015年“渝新歐”鐵路最后一班回程列車抵達重慶。目前本土跨境電商已超過170家,僅去年前10月,重慶跨境電商成交額已相當于2014年全年80倍。
羅小明稱,重慶作為中國西部內陸的開放高地,已經建成水、陸、空聯動的多個對外開放口岸,具有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交通優勢,但仍存在制約跨境電商的因素。
“重慶尚未納入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交易、支付、物流等多方面缺乏的政策支持;此外,重慶海關未納入海關總署統一通關出口平臺試點,在跨境電商出口通關時不能實現‘本地申報、異地放行’的便利政策。”
羅小明舉例告訴記者,他在調研重慶跨境電商企業大龍網時發現上述因素在該企業提供跨境支付結算及在通關與后期的申報中造成影響。比如物流運輸,重慶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的交匯處,有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連接歐亞,近年來,越來越多物流企業入駐重慶。重慶跨境電商在運輸成本上尚未并沒有形成優勢,“渝新歐”干線物流價格相較“鄭新歐”、“義新歐”偏高。
為此,羅小明建議打造重慶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單一窗口”服務平臺,輔以補貼政策調節,引導電商企業通過“渝新歐”發送貨物,促進跨境結算交易量和通關量增加。
“發揮互聯網+外貿‘促進互聯互通,加快經濟轉型推動跨境電商出口發展。”羅小明建議,協助重慶跨境電商骨干企業爭取第三方支付機構牌照,引進和支持合法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來渝開展合作,盡力消除第三方支付平臺在跨境交易過程中的政策障礙。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