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鐵路報告|2021年長途列車延誤數增多(包括中歐班列)
2022-01-14 09:55:33
Landbridge平臺
2021年,德國有四分之一的長途列車沒有準時到達。據德國國家鐵路公司 (DB) 稱,火車司機罷工、疫情封鎖和洪水是造成列車延誤的罪魁禍首。
去年是德國長途列車準點率大幅下降的一年。2021年,75.2%的長途列車準時到達目的地。而2020年,準點率為81.8%,德鐵當時稱這是15年來最準時的。這種準點率的提高似乎是暫時的,因為去年的準點率又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
破壞性因素
如果從德鐵所有種類的鐵路運輸來看,準點率則要高得多。93.8%的列車平均晚點不超過6分鐘,這一數據包括每月超過20,000次的長途運輸和每月約780,000次的本地運輸(包括S-Bahn列車)。
根據德鐵的說法,造成列車準點率下降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疫情封鎖、罷工和水災
首先是疫情封鎖政策帶來的連鎖反應。德國鐵路公司稱,在實施封鎖期間,鐵路運輸的費用被反復壓低,而又抬高。因此,在新舊時刻表交替的檔口,時常出現列車運營中斷。值得注意的是,當準點率在2020年上升時,德國鐵路公司將一半的增長歸功于疫情。當時其解釋是,乘客減少,客運列車停靠站點的時間減少,整個鐵路網絡的壓力也自然減少了。
德鐵表示,去年7月發生的洪災是列車延誤的第二個原因。洪災的影響包括對鐵路基礎設施的破壞集中在該國西部的一個地區。Ahr Valley鐵路受影響最大,好在只有DB regio列車在該非電氣化軌道上運行,這對出入境德國的長途列車影響不大。
而第三個原因則是德鐵火車司機的多次罷工,這是德鐵歷史上最艱難的一次集體糾紛。三波罷工反復擾亂了鐵路的正常運營,在此期間,長途列車減少。去年9月至11月罷工風波期間,長途列車的準點率是最低的。
基礎設施工程
與此同時,大型基礎設施工程也對德國鐵路網產生了影響。據運營商稱,在2021年,他們對鐵路網絡的建設、投資和現代化改造工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這對德鐵網絡中的瓶頸問題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這可能也是準點率下降的一個原因。
去年12月,鐵路貨運公司和協會警告說,由于投資擠壓導致的密集的建筑工程,在德國境內和過境德國的鐵路貨運正處于 “幾乎停滯 “狀態。
(來源:最鐵運Railfreight)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