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石油天然氣木材 俄羅斯還能拿什么吸引中國?
2019-06-25 10:35:11
Landbridge平臺
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27.1%,突破1070億美元。這是歷史上首次邁過千億美元門檻。俄經濟發(fā)展部長馬克西姆·奧列什金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數年內,俄中貿易會提升至新的水平,達到2000億美元。
他還提到,“兩國不只需要落實大型項目,還應實現終端消費品及投資商品的供應多元化”,這是非常重要的說明,因為俄羅斯目前對華出口以原料為主。
2018年,俄對華出口以礦產為主,占到76.19%的份額,包括礦物燃料、石油及石油加工產品、礦石、砂漿材料、石灰、水泥等。
木材、紙漿制品占8.62%,食品和農產品4.5%,機械、裝備和運輸車輛僅占3.26%,化工產品2.83%,金屬及金屬制品2.38%。中俄資訊網莫斯科編發(fā)。
與2017年相比,2018年對華出口提升最迅猛的商品類別為“礦物燃料、石油和石油加工產品、瀝青、礦蠟”,增長了150億美元,銅以及銅制品貢獻了6.14億美元的增量。
如此看來,綜合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也將主要依賴能源出口。首先是“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它的年對華供氣量將達到380億立方米。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亞太研究中心主任瓦西里·米赫耶夫認為,“原料附庸”這樣的概念在現今經濟中已然過時,如果出售資源能給俄羅斯帶來收入,那就沒有什么不好的。至于雙邊貿易的發(fā)展,不應通過指標來驅動,而是需要解決俄羅斯經濟的內生積弊、營造良好的實業(yè)投資環(huán)境,后者是俄非常欠缺的。
擁有原料即擁有寶貴的財富、龐大的發(fā)展資源。如何利用它的銷售收入則是另一回事了。后者事關俄羅斯的經濟戰(zhàn)略。然而,倘若俄羅斯能夠通過在國際市場出售資源獲利,這是好事而非壞事。有國家對這些原料存在需求,同樣是好事。中俄資訊網莫斯科編發(fā)。
人為地、政治化地設置問題,說什么出口中機械設備所占比重越高越好,這是不正確的。一切貿易都是從生產的相對花費來考量的,這是經濟學理論的基礎。有些東西在俄羅斯生產并出口更有利,有些最好向他國購買。此處不存在好壞之分,也不存在什么“原料附庸”之說。
不要人為夸大某些東西。如果俄羅斯開始生產中國感興趣的其他東西,并不意味著“好”商品的份額增加了,而只是非原料商品所占比重提高了而已。
(來源:中俄資訊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fā)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lián)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zhàn)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