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經濟危機的持久性
2016-03-29 13:59:56
Landbridge平臺
俄羅斯經濟當前所遭遇的危機,顯著不同于1998年及2008年的危機,在那兩場危機中,快速衰退后緊接著出現了快速恢復。相比而言,今天的情形與20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時的危機更類似。
2015年俄聯邦預算赤字高達2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工業產出下滑,家庭個人收入下降,消費劇烈衰退,投資連續三年下滑,且每年下滑率都在增加。這意味著危機將要繼續,因為經濟缺乏增長動力。增長動力包括商業環境的改善,更多可預測的政策和地緣政治冒險主義的退場。
這次危機對各個領域的影響不同。生產汽車及鐵路貨車的行業受創最重,產量銳減高達30至50%。石油和天然氣業的處境要好得多,特別在一些相對新的地區,比如薩哈林、東西伯利亞、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農業地區也在增長,但受盧布貶值影響,國內食品替代了進口食品,增長空間有限,比如俄羅斯國內家禽類產品危機前占90%,現在是95%,但隨著購買力進一步下降,農業部門的增長也會暫停。制藥行業也面臨同樣情況。以軍工業為主的地區也是增長的,包括布良斯克、圖拉、弗拉基米爾和雅羅斯拉夫爾以及伏爾加部分地區。2015年聯邦預算對軍工業支出增長了28%,但現在聯邦預算已出現赤字,繼續維持對國防軍工的支出顯然不是理性選擇。
這場危機對大城市的影響最大,在習慣現代生活方式之后,都市居民現在要被迫逐漸放棄這種生活方式。服務業是大城市就業的主要部門,當資源變得稀缺時,服務業就業下降最快。目前失業率沒有很快增長的原因一是由于危機被緩慢地感知;二是俄羅斯勞動力市場比較特殊。工廠會因關閉而遭受懲罰,所以還不如讓工廠停產,工人不干活,而不是直接解雇。人口因素也影響了失業統計,待就業人口數量要少于待退休人口。隨著建筑業的蕭條,組成俄建筑工人主力的外籍工紛紛回國,而這部分人沒有被計入官方就業統計。
這場危機的持久性讓其極具挑戰性,但最糟糕的是人們將習慣它。當人們習慣于危機時,首要的應對策略就是勒緊腰包,減少開支,這樣的生存策略會導致經濟進一步衰退。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