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跨境貿易便利化再提速!
2023-08-02 13:19:01
Landbridge平臺
7月26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威海市口岸事務中心副主任王志杰,威海市商務局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隋吉龍,威海海關副關長侯明松,榮成海關副關長孫云龍介紹威海市跨境貿易便利化有關情況。
今年以來,按照國家、省、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部署要求,威海市各部門聚焦提效率、增便利、降成本、促發展、優服務,不斷強化改革創新,聚力攻堅突破,制定優化舉措,深入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提升行動,努力營造高效、便捷、優質的口岸營商環境,有力推動了威海外貿高質量發展。
聚焦提效率,深化口岸通關全鏈條改革
一是優化通關申報模式,全面優化進出口貨物、出入境運輸工具等環節操作流程及手續,提高“兩步申報”“提前申報”、匯總申報、擔保放行等改革舉措的適用性和實效性,確保進出口貨物快速通關放行。二是深化邊檢行政許可“一地辦證、區域通用”,實現入出境手續“一次辦妥”。三是優化船舶監管模式,落實海船轉籍檢驗、登記“不停航辦證”機制,運行“容缺預審、并聯辦理”船舶登記新模式,提高船舶檢驗、登記辦證效率。四是優化港口作業流程,擴大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試點范圍,打造船舶直靠作業模式,中韓客貨班輪、集裝箱及散雜貨船舶直靠率達85%以上,實現貨物高效接卸運轉。
聚焦增便利,推進“智慧口岸”建設
一是強化口岸綜合服務平臺作用,深入推進高水平“單一窗口”建設應用,不斷優化升級系統功能,監管證件、口岸執法、稅費辦理、金融服務、通關物流等跨境貿易全鏈條業務實現“一窗通辦”,上半年小微信保投保企業1500多家,覆蓋率居全省首位。二是推進口岸監管智能化,充分運用先期機檢、聯網審像、智慧檢疫等智能化設備及技術,實行非侵入、無干擾的人性化查驗。三是推進口岸物流信息化,加快傳統碼頭自動化改造,建設自動化集裝箱堆場,融合“5G+AI”技術打造智能理貨平臺,集裝箱作業更加智能,效率提升39%。
聚焦降成本,持續規范口岸收費
一是嚴格實行口岸收費公示制度,港口、航運、場站、貨代等92家口岸企業全面公開收費項目及標準,實行動態更新管理,進一步提高口岸收費透明度、可比性,做到清單之外無收費。二是加強口岸收費監督檢查,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等方式抽查檢查口岸收費情況,依法查處違規違法行為,營造良好口岸收費秩序。三是組織實施免除查驗沒有問題外貿企業集裝箱吊裝移位倉儲費用改革試點,今年已累計免除費用431萬元,企業通關環節成本進一步降低。
聚焦促發展,用足用好惠企政策
一是推動RCEP高質量實施,加強原產地規則和關稅減讓政策宣傳輔導,幫助企業提高規則運用水平,上半年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1.6萬份,出口享惠貨值19.5億元。二是促進加工貿易提檔升級,支持企業參與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助力企業降低運營成本1200余萬元。三是加快多式聯運發展,建設威海國際物流多式聯運中心二期工程,中歐、中亞、中蒙、中俄等歐亞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
聚焦優服務,提高市場主體滿意度
一是鞏固AEO示范市建設成效,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中小微企業等信用培育力度,擴大惠及范圍,上半年新培育3家AEO高級認證企業,全市總數達到64家,位居青島關區前列。二是加強國際貿易政策應對研究,創建全國首家區域性輸韓食品農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加強信息收集、評估、預警和應對,助力企業防范化解國際貿易風險。三是進一步提高信用保險覆蓋率,加大風險補償力度,降低企業金融風險。四是完善聯系服務企業機制,綜合運用多種平臺渠道,加強問題收集、辦理、答復閉環管理,更好回應企業訴求。
記者問答
★今年上半年,威海市外貿進出口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全省,威海市商務局是如何推動對外貿易穩定發展的?
今年以來,威海市商務局圍繞“外貿促穩提質”工作目標,不斷完善穩外貿政策體系、提升涉企服務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務實推進穩外貿各項任務落實。
促穩提質,打造骨干外貿載體。緊盯重點項目,培育歌爾在威海多元化開展業務,推動富士康等企業深耕打印機全球產業鏈,1-6月兩家企業合計進出口額近200億元。推動重點造船企業按期交船出口,上半年船舶進出口超過40億元。2023年上半年,威海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08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
搭建平臺,完善跨境電商生態圈。3月份在韓國仁川舉辦第五屆中韓跨境電商大會,是疫情以來首次在韓國舉辦的線下大會,進一步促進中韓行業交流,叫響跨境電商區域發展品牌。5月份在全國跨境電商綜試區現場會進行典型經驗交流發言,推介威海跨境電商優勢,相關經驗做法入選商務部30個“外貿新業態優秀實踐案例”全國推廣。
搶抓先機,高質量實施RCEP。與海關、貿促、口岸等部門合力推進實施RCEP各項工作,持續開展RCEP規則研究和探索實踐。常態化組織線下“惠企直通車”和線上“商務云課堂”惠企政策宣傳解讀,推廣“RCEP魯貿通”應用,優化RCEP原產地服務。2022年威海市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1083.3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51.7%,比重遠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政策賦能,提升服務保障水平。出臺2023年國際市場開拓計劃,上半年組織境內外展會25場,參展企業396家,對參展企業給予資金支持。發揮“山東省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機制作用,協調解決企業經營發展的困難問題。鼓勵企業積極開展AEO認證,統籌省市兩級資金,對疫情以來取得AEO認證的20家企業給予支持。會同中國信保公司擴大保險覆蓋面,增強對小微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1500多家小微外貿企業通過“單一窗口”免費投保出口信用保險。
下一步,威海市商務局將聚焦促進外貿穩規模、拓市場、優環境,結合威海實際出臺更多的惠企政策和服務措施,針對企業在進出口環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健全服務臺賬和問題清零工作機制,全面提升服務企業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持續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今年上半年威海市外貿的整體情況和主要特點如何?
2023年上半年,威海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084.9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7.2%。其中6月份,威海市進出口310.8億元,其中,出口271.2億元,進口39.6億元。今年上半年威海市外貿進出口主要特點有:
進出口規模較快增長。在世界經濟復蘇動能不足、外需不振、同期高基數等多重壓力下,外貿規模保持較快增長,進出口增速分別高于全省和全國5.3和5.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速分別高于8.1和6.3個百分點。6月呈高速增長態勢,突破300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
民營企業占主體地位。上半年,威海市民營企業進出口708.9億元,增長7.7%;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進出口分別增長4.6%和11.2%。
對歐盟等市場進出口增速較快。上半年,威海市對歐盟、美國、日本分別增長29.2%、32.7%、16.5%。同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67億元。
汽車零配件等產品出口大幅增長。上半年,威海市汽車零配件出口增長27.9%,印刷、裝訂機械及其零件增長34.7%。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增長2.6%,占24.5%;出口農產品增長10.3%,占8.4%。
農產品和機電產品進口擴大。上半年,威海市進口機電產品95.2億元,增長24.6%。進口農產品30.7億元,增長32.1%。
總的來看,威海市外貿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威海海關近期也推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措施,幫助威海市企業降成本、穩訂單、拓市場。
★近期海關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30條措施,措施的相關情況如何?
為打造優化口岸營商環境高地,落實落細海關總署、青島海關相關行動部署和要求,威海海關立足轄區外貿實際,在深入一線專項調研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推出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30條措施。
30條措施可以概括為“7個加快”。即加快推進智慧口岸建設、加快打造國際物流樞紐、加快助推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提升通關便利化、加快推動綜保區和新業態發展、加快提高企業獲得感、加快營造公平公正、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
加快推進智慧口岸建設方面。拓展“智慧海關”應用,推進智慧物流監管平臺、智慧查驗、智慧旅檢等智慧海關試點項目落地見效。深化入境船舶無接觸式衛生檢疫,推進智慧電訊檢疫模式轉型升級。通過將數字化、智能化新技術廣泛應用于海關監管服務,持續提升海關監管服務水平。
加快打造國際物流樞紐方面。推進中韓“四港聯動”整車運輸新通道建設,助力中韓“海上高速公路”再提速。支持開展“中歐班列+跨境電商”、內外貿貨物混編運輸等業務,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深化威海港至青島港“青威一港通”運行模式,推進跨港區貨物高效轉運。進一步釋放啟運港退稅政策紅利。聯合港口打造“智能轉運監管平臺”,保障內外貿貨物同船運輸發展。與重慶、霍爾果斯等過境貨物轉關節點海關加強監管合作,提升過境貨物跨境運輸便利化水平。
加快助推產業優化升級方面。圍繞威海市八大產業集群和十條優勢產業鏈,全面推進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等模式改革。支持增開航班航線,支持乳山口港區新泊位開放。助推建設食品農產品示范口岸,暢通鮮活易腐農食產品“綠色通道”。結合威海市千億打印機基地等特色產業發展,促進加工貿易產業鏈穩鏈增鏈、提檔升級。加大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力度,促進合法貨物便利通關。
加快提升通關便利化方面。加快進口大宗資源類貨物口岸驗放,深化“先放后檢”“即卸即檢”等便利措施。深化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企業通關服務機制創新,實行優先審單、優先查驗、優先實驗室檢測。對標全國先進水平,提高提前申報率、查驗異常處置效率,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成效。
加快推動綜保區和新業態發展方面。積極開展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一般出口商品跨關區退貨模式試點。積極推進電子繳稅。支持開展“網購保稅+線下展示”業務。支持企業開展跨境電商1210與9610出口貨物集拼運輸業務,助力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
加快提高企業獲得感方面。威海海關將優化高級認證企業激勵機制,賦予高級認證企業更多政策紅利。推動RCEP海關監管創新試驗基地功能升級,指導企業準確選擇協定稅率。加大對民營企業靶向支持力度,落實青島海關出臺的對民營企業的各項支持措施。落實對“專精特新”企業差異化支持措施,“一企一策”實施精準服務。
加快營造公平公正、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方面。實施柔性執法,推進主動披露制度實施。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依法化解執法爭議糾紛。繼續壓縮許可辦理時限,營造公平公正、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
為確保上述措施落地見效,威海海關成立工作專班,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意識,全力促進營商環境大優化,和廣大進出口企業一起,為威海外貿高質量發展,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設貢獻力量。
★民營企業進出口在威海市外貿結構中所占比重較大,海關在助力威海市民營企業穩外貿穩發展方面,都有哪些措施?
民營企業,是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日前,青島海關、濟南海關聯合制定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措施,主要包括指導用好RCEP規則拓市場、幫助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加快口岸驗放提升訂單履約能力、支持培育民營經濟特色產業集群、支持發展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優化高級認證企業激勵措施、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完善企業問題清零機制等15個方面。
為激發民營外貿企業發展活力和發展動力,海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精準施策,精致服務,為威海市、榮成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上半年,榮成市民營企業進出口222.2億元,同比增長1.9倍,占外貿進出口總值的75.2%。其中,民營企業出口總值186.8億元,同比增長2倍,占外貿出口總值的78.3%。在助力民營企業穩外貿穩發展方面,主要抓好“三個持續用力”:
在解決民營企業發展難點堵點上持續用力。建立“關企面對面”“關企直通車”“關長送政策上門”常態化溝通機制,關領導與民營企業家定期面對面交流,聽取企業意見建議,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合法合理訴求。上半年,已舉辦 “關企面對面”現場辦公會4期,輻射榮成七大產業鏈32家民營企業,解決民營企業實際難題40多個。
在支持民營龍頭企業發展壯大上持續用力。對“專精特新”、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企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企業做大做優做強。持續推進民營企業的AEO專項培育計劃,指導推動房車出口重點企業申請AEO高級認證,培育做大“鏈主”企業,推動上半年出口房車總值6.9億元,同比增長31.4%,占山東省房車出口總值的90%。上半年,榮成市13家民營AEO高級認證企業,通過疊加享受優先辦理報關手續、優先口岸查驗、優先實驗室檢測等便利化措施,實現進出口總值41.3億元,占榮成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16.9%,同比增長42.7%。持續全方位跟蹤服務歌爾科技等重點民營企業,跟進式解決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加工貿易賬冊核銷、智能生產線引進等問題26個,推動榮成成為全省重要的智能消費電子加工產業基地。
在強化政策賦能為民營企業節本降費上持續用力。開展惠企政策“精準滴灌”行動,強化政策常態化宣講、精準推送、貫通解讀,為企業送上“真金白銀”。榮成市是全國最大的藍鱈魚加工產業基地,針對民營企業反映進口凍藍鱈魚稅率較高的問題,組織業務技術團隊開展稅政調研,提報的凍藍鱈魚新增進口暫定關稅稅率建議得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采納,稅率由7%降為2%,僅此一項,每年可為轄區企業降低進口稅收成本超500萬元。
(來源:閃電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